【 允德  允能 ●  向善  向上 】

社会实践 > 一片地、一双手,我们在劳动中成长!

一片地、一双手,我们在劳动中成长!

成都市中和中学 2021-04-30

盼望着,

盼望着,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

想要过个有意义的“五一”!

怎么过?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一片地,一双手,在劳动中成长的故事吧!


根本须培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中和中学在初一年级开设种植课程,在种植课程老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近600名师生投身种植劳作的工作之中,经过多次奋战,校园农场焕然一新。

种植有良法

“除草”——校园农场在寒假期间“疏于管理”,各类植物野蛮生长,好在“小农夫”们一顿“猛虎”般的操作,一人多高的杂草被拔了个精光。

“挖地"——土质板结,要想种子们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必须为它们松松土,透透气。粗糙沉重的锄柄的“邂逅”并不浪漫,有些同学细嫩的手掌甚至磨出了血泡。

"打窝”——这是一门技术活,一般人我们不告诉他。“打窝”应该边打边退,为种子们留出适宜的距离,毕竟“距离产生美”。可是,有些“小农夫”是生手,只顾着“勇往直前”啦。

施“底肥”——要想作物长得好,就得施肥。施肥的学问也是大着呢。先施化肥,再施有机肥,化肥是富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有机肥是羊粪和菜籽饼,并让有机肥遮盖化肥,为种子们提供优渥的生长条件。

“播种”——终于到了重头戏:人工播种。同学们根据地块做了详尽的规划,播种了玉米、高粱、大豆、花生、豇豆等近二十种农作物种子。

“盖土”、“浇水”——“小农夫”们小心翼翼地将细土盖在了种子上,为它们浇灌上了清水。

“盖地膜”——终于种植劳动到尾声,同学们为地块们盖上了保暖的薄膜,提高了地温,锁住了土壤的水分。

然而,老天并没有眷顾这群“小农夫”们,他们遇到了农民朋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所播的种子发芽率极低。同学们经过探究,发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种子自身的原因,有些是气候原因,有些是播种方法不当。

没办法啦,只有重新播种或直接栽苗呀。

另外,同学们还对上期种的十种花卉进行了除草、松土、施肥、浇水等常规管理。

灵苗如已茂

花卉开花了,播种的种子发芽了,栽种的幼苗茁壮成长了。

同学们成功的背后自然离不开种植课程老师们的“指手画脚”。

挖地“深浅不一”、打窝“凌乱不堪”、施肥“多少不均”、栽苗“东倒西歪”,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正是“小农夫们”所经历的种种困难,给予了他们书本之上不曾得到的知识。

正如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在经历充满趣味的种植课程后,同学们会以更加昂扬饱满的状态去迎接生活,茁壮成长!同时,我们也能从孩子们身上解锁过好五一劳动节的新方式!


“五一国际劳动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呢?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劳动节的发展历史

国际

19世纪,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 Massacre)。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

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纪念歌曲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法定节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劳动节历史部分参考:云南大学图书馆公众号《五一国际劳动节》

图:赵申权

文:彭甜、周萌

初审:李海涛、谢正良

终审:余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