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允德  允能 ●  向善  向上 】

社会实践 > 浅谈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成都市中和中学 2005-03-30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各种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信息向人们蜂拥而出,人们思想的多元化特征愈来愈明显,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凸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去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文件的出台,相继又发出了许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思想建设的文件。学校作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有无可推卸地完成这项长期地的思想教育任务的责任,但种种现象显示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仍显得成人化、模式化、实效性差的严重问题。下面就本人班主任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商讨。
    (一)初中德育教育应避免成人化、模式化
    每个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校规校训,德育教育管理条例也不少,但落实下来效果都不尽人意,与初衷相差甚远。随着新一轮课改目标的提出,倡导学生多元化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接受新奇事物的也速度也因信息时代特征不可避免地加速,让人感到当今的学生愈来愈难教。
    实际上冷静地反思学校教育中的种种“不准”,不难发现它已远远不能适合当今学生实际要求,这些表面看上去的“规范,”有许多不符合当今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要求,过于成年化或模式化。使学校德育有时处于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初中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个体,如何使学校德育教育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接受特征,使德育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现在政治课本的某些作法值得提倡和应用。比如,教育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淡尝即止,半途而废。可以一幅漫画,(如图)让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再给以“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就会使枯燥、程序式的德育教育生动形象起来,这种方式即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到“口能言”的自信心等与面其教育效果自然优于成人式的说教。
    (二)德育教育应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每个学校都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说: 
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但根据现行课标要求,仔细观察反思不难感到,参加活动表演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是“观众”而不是参与者,根据初中学生特点来看,让他们参与或只是观看,显然前者会让他们更有积极性,感受更深刻。现代课堂教育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都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践出真知”,感受深刻莫过于“身临其境”,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在开展活动时要把学生的参与面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更有普遍性,有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
    (三)德育教育宜“疏"不宜“堵”
    现代传媒工具给人们带来各式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小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吸收新鲜事物很快,往往易受不良思想影响,上网成瘾,看各种不良书籍等正是中学生中最严重,也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屡“惩’’仍不能“戒”。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并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开展相应地健康的问题探讨、案例分析等多种活动,既能吸引学生加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又让学生体会网络的正面作用,从而正确认识和利用。
    德育工作注重道远,需要广大教师付出艰辛地努力和研究,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应该完成的任务。愿更多的老师在德育教育工作上达成共识,共创学校德育工作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