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允德  允能 ●  向善  向上 】

课题研究 > 以研见长,众行致远

以研见长,众行致远

成都市中和中学 2022-04-03

——成都市中和中学市级课题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暖风徐徐至,春蕊静静开。为规范成都市中和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坚持“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的科研理念,依托市级课题,探索“教研培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引领教师走“读写研行”的专业发展之路,推进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校市级课题《基于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主题单元教学研究》开题论证会于3月31日上午在德政楼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证会特邀成都市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赖蓉辉老师和成都市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旭老师两位专家莅临现场指导。中和中学教科室叶见林主任、课题负责人成都市赖蓉辉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高新区学科带头人范梦老师及课题组成员赵东琳老师、熊明媚老师、倪倩老师、李俊灵老师、陈卓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论证会由教科室庞明华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主持人庞老师介绍了参加开题论证会的领导、专家和参会人员。成都市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旭老师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书。

随后课题负责人范梦老师从本课题拟解决的现实问题、核心概念的解读、研究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的措施和进度这七个方面谈了总体的设想和规划。

接下来课题组成员赵东琳老师就本课题校本教材的研发和教学范式的探究做了具体翔实的介绍。

在专家点评环节,首先是成都市历史教研员,工作室领衔人赖蓉辉老师对课题给出指导意见:一、核心概念要准确,是国际理解素养不是国际理解核心素养。二、内容要完整:开题缺乏必要的前期调查报告,也缺乏课题后续评价量表。三、目标不清晰:最终课题的着力点主要是促进国际理解素养的提升而非历史学科素养,界定不够准确。四、既然课题组成员中有初、高中老师,不如把课题名称改为“基于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中学历史主题单元教学研究”。五、部分内容文字表述欠妥。赖蓉辉老师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仔仔细细、逐字逐句的对开题报告进行了推敲,将所有思虑不周、表述不当之处尽数指出,赖老师的专业、严谨、认真,不但为课题指明了方向,而且也让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

接下来是成都市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旭老师对课题给出指导意见:一、开题的重点是问题的提出,要讲清楚这个课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二、缺乏前期调查研究,不能确定教师、学生存在哪些不足,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需要注意教和学的双向成长。三、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解读以及其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现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到理解再到消除文化误解,最终获得符合主流价值的见解。四、对物化成果中的“校本教材”一栏,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改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方案”。刘老师用蝌蚪形状、橄榄球形状、红酒杯形状三个比喻分别形容开题报告、中期成果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形式、侧重点,手把手教会课题组成员该如何做好一个课题,如何规范地、有侧重点地写好相关报告。刘老师的汇通中外,风趣幽默,博学多识,都令课题组成员折服。

随后,课题组成员范梦老师、赵东琳老师、倪倩老师等都与两位专家展开积极热烈的互动与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交互中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组后续工作的实施路径。

开题会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后圆满结束。专家们悉心指导、一丝不苟,课题组成员准备充分、交流积极。会议氛围轻松活泼,与会人员收获满满,一群志趣相投的老师将为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主题单元教学研究献计献力,扬帆起航!

创科研高地,育课程自觉。成都市中和中学一直致力于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科研文化”土壤,创新与实践并行,教育科研氛围日趋浓厚。学校培育教育科研文化意识、构建教育科研文化体系、形成教育科研文化风格,实现教育科研文化的有效管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此次市级课题的顺利开题,标志着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将进一步鼓舞全体怀揣育人初心的中和逐梦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图文:庞明华

审核:叶见林

终审:李苗

编辑:赵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