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允德  允能 ●  向善  向上 】

课程建设 > 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

成都市中和中学 2014-06-16

 

一、如何理解“课程”?

什么是课程?很多时候我们一线教师更愿意用一种描述性的语言来表示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譬如有的教育人可能说:

“请花木公司把学校种满花草树木,这与课程无关;让学生从种子或幼苗开始,进行种植、培育,这会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请装潢公司把学校打扮得琳琅满目,张贴满名人像和名言警句,这与课程无关;把一堵白墙交给孩子,却可以成为一个课程的起点。”

“校园墙角的一丛苔藓或一株蒲公英,都可能是一个课程的契机。”

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拉丁词“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或“道路”(career),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

如果把此刻的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起点”,那么“教育目的”就是一个终点或阶段性终点。在起点与目的地之间的这段道路和历程(Process),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只是,这段道路两旁的风景,也是道路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小到一次治疗,一个事件,大到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我们的教育者带着明确目的,自觉地去设计和应对,它就能以课程称之。或者说,有愿景与计划,有行动与策略,有穿越的事实,有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这就能称之为一个课程。

从课程研发的类型来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隐蔽课程四类。学科课程传统上分为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社会学科(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社会等)、自然学科(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和技艺学科(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职业指导等)。活动课程一般分为实际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等方式。 综合课程以跨学科融合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知识本位的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隐蔽课程是相对上述显性课程而言,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所获得的,在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经验。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关系,即新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新课标是国家标准,不同的地方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课程实施方式,但是作为尺度的课程标准,是必须遵循和落实的。

课程目标向内顺应的是师生生命的发展,向外体现的是社会的诉求。课程内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能够理性地洞察人类进化趋势,即社会发展趋势对人类素质的要求,据此要求组织课程内容。

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重点有四点:“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体力”。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国家课程在实施方面必须走校本化之路:

1、目前的课程体系仍旧是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不足;仍旧是知识课程为主,动手课程不足;选择性有增强但与学生适应还有差距。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这种单一的以国家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过去有360行的说法,目前据中华英才网2006年发布的各类职位分析,仅叫得出名字的职业就有1838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会有新的职业产生,有些职业还没有被定义,也许就在每一分钟,每一钞钟都会有一种职业在消失或者在生成。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与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2、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到学校、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国家课程要面向全国,故容易导致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主要面向所有学校,容易与学校办学条件脱节;主要面向全体学校教师,容易与学校教师脱节,容易与学科发展脱节。国家课程必须面向全国和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因而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就宜太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的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也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受到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民族习惯、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资源的选择,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必须有足够多的课程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

3、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即技术层面的革新,很少涉及到课程的层面。这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有关。在课程的选择方面,仍然坚持着以考试为主的价值取向,把考试需要的科目看得很重,称之为“主科”,而那些不需要考试的科目自然就成为了“副科”,这种状况可能丧失基础教育的整体价值,导致教师为考为教,学生为考而学,而学生的发展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如果任由这种状况自由发展,新课程改革可能走向夭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过于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发展,过于依赖于国家课程的权威,也阻碍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目标定位

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是简单的校本课程。目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使用“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这主要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发出的特色课程,如时事论坛、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等。

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区别于上述概念,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为准确,它的基本含义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意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功能在于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符合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特色说明书”。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也有由专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即教学参考书可以遵循,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学校及教师在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学校本身的条件和特点,研究所教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内在生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说明书”,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班本化、人本化(内化到教师个人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课程)。这样,教师就不仅仅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三大引擎

新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可能顺利实施,从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决心,需要各种综合配套政策的落实。但是教育改革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所学校在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改革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内部的动力。这里讲到三大引擎,主要是从内部来分析的。

(一)领导引领

一所学校能不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能不能洞彻教育的责任,能不能洞彻教育发展的规律,能不能洞彻学校文化的历史使命。新课程改革包含着多项艰巨的任务,就高中阶段而言,我们面临着如课程多元化问题、高效课堂问题、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等,哪个问题才是基础性的问题?能够对其他问题的解决起到带动作用呢?从课程入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作为突破口,以此带动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名师引领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必须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才可能由点及面带动教师发展,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取得良好效果。

(三)专家引领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是教师的专业性质、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又无法满足教学研究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借助专家的力量,帮助学校建构教学改革的理论框架,并合作制定改革的计划方案。

上一篇:校本课程——《打破教育的沉闷之气》

下一篇:没有了